管好倉庫與設計好倉庫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向。有的人擅長于管理一個倉庫,但如果讓他來設計一個倉庫從布局到業務各個方向的內容就非常吃力了。
原因在于,執行者是無法理解設計者的思路,這完全是兩種不同的領域。身為設計者,他設計整體倉庫的流程、布局、規劃的思路基于的是另外一套邏輯,執行者只是在單純的執行,未必能全部理解其中的邏輯。
比如,執行者可以很好的管理好下面的人按操作規范去做,操作規范的目的他卻不一定能夠了解跟體會,最多也只能說一些提高效率、降低錯誤之類的話。
從設計者的角度來看,制定操作規范,不僅僅是一份約束下面工作人員的指導手冊,其中幾項特殊性的要求一定關系著客戶、公司運營成本、市場口碑、效率等幾個方面的因素,最終才形成的操作規范。
我們總結了一些關于涉及倉庫整體設計思路,供大家參考。
一、分析與輸出
基礎數據
倉庫設計所有的的應用都是基于數據的,沒有數據是無從設計,盲目拍腦袋有可能導致決策失誤,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
因此,在做整體倉儲設計時,首要任務就是要拿到供倉庫設計的基礎數據。
一般情況下,進行倉庫設計,需要掌握以下基礎數據:
產品明細:產品SKU物料號、長寬高、重量、堆碼標準、儲存要求
產品出庫數據:入庫明細、出庫明細
歷史庫存數據:建議拿1年的歷史庫存數據
倉庫硬件設計圖紙:庫內平面圖、作業門/柱子/作業碼頭分布圖、消防設備/照明設備分布圖、倉庫硬件參數:承重、地面類型等。
未來倉庫業務變化趨勢:可以根據行業看1-3年或1-5年變化趨勢
產品分析
倉庫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進行產品的儲存和出入的作業。進行倉庫設計時,首先是要對產品進行分析,不同的產品對儲存模式、揀選模式、倉儲系統都會有不同的要求。
在產品分析中,需要明確:
儲存產品SKU數量
產品包裝規格:長*寬*高
產品重量
每種SKU產品的儲存特性和要求
每個SKU的堆碼標準。
數據分析
坦率講,數據分析目前在物流設計行業做得不太好,基本處在統計層面而非分析層面。目前行業中,各個各的做法,有的用EXCEL人工處理,專業一些的也有在用專業軟件的了。
從專業角度出發,我們建議大家采用EIQ的分析方法。EIQ分析是利用“E”“I”“Q”這三個物流關鍵要素,來研究配送中心的需求特性,為配送中心提供規劃依據。
該理論由日本鈴木震先生提出并積極推廣。其中,E是指“Entry”,I是指“Item”,Q是指“Quantity”。既是從客戶訂單的品項,數量,訂貨次數等方面出發,進行配送特性和出貨特性的分析。
I:是指產品的種類;Q是指產品的出入作業量和庫存量。EIQ分析是物流中心的POS系統,進行物流系統的系統規劃,從客戶訂單的品類、數量與訂購次數等觀點出發,進行出貨特征的分析。E(訂貨件數order entry)、I(貨品種類item)、Q(數量quantity),是物流特性的關鍵因素,EIQ分析就是利用E、I、Q這三個物流關鍵因素,來研究物流系統的特征,以進行基本的規劃。
在數據分析層面,基本需要進行EQ、IQ、EN分析,再對產品進行ABC分析。通過這些分析,我們可以明確產品周轉率、sku流量和儲存量。
在倉儲設計中,數據的處理和分析是最基本但卻最重要的一環,網上有很多關于EIQ分析法的教程,大家可以深入研究學習。另外,數據處理和分析,如有條件建議采用軟件,目前市面上也有很多專業數據處理軟件。
二、整體設計
倉庫作業流程設計
在工業生產作業中,每個環節每個步驟都是嚴格遵循生產作業流程的。
倉儲作業也是如此,按照工業產生理論,從貨物入庫,到庫內處理,再到產品出庫,也是一次嚴格的生產作業過程。因此,在倉庫設計過程中,需要進行倉庫作業流程的設計。
庫內作業流程包括:
入庫流程設計:入庫卸貨如何作業,如何上架
盤點流程設計:日盤、周盤、月盤、盤點方式
出庫流程設計:補貨流程、揀貨流程、裝車流程
單據傳遞流程設計:入庫單據、揀貨單據、出庫單據、提貨單據如何傳遞
庫內功能區域規劃
不同行業對功能區域設計要求不同,例如快消品行業對于電商倉會有不同的功能區域要求。
同時,相同行業不同的倉庫類型區域功能又會不同,例如中央分銷中心(CDC)和區域分銷中心(RDC)。
倉庫功能區域的規劃,需要明確功能設計的原則,功能區域變量的定義和屬性,結合二者進行功能區域進行設計。
以快消品行業為例,庫內規劃需要考慮以下功能:
儲存功能區域
分揀功能區域
備貨緩沖區
入庫緩沖區
設備及充電區域
托盤存放區域
貨位規劃和設計
貨位規劃和設計首先需要考慮產品的儲存方式,是隨機、指定還是混合。同時,明確貨位規劃的原則,確定貨物布局。
人員和設備投入設計
一個成功的倉庫設計方案一定是在滿足項目運作要求下效率最高效益最大還能滿足未來業務發展的解決方案。
倉庫的硬件投入除外,倉庫操作的人員和設備,是庫內主要的成本投入了。
我注意到很多研究倉庫設計中,往往容易忽略人員和設備的投入,如此下來,方案可以做的高大上,但往往在實際操作中無法落地。
人員和設備投入可以考慮以下因素:
人員投入:倉庫管理崗位、倉庫操作崗位、系統處理崗位等,高峰低谷人員如何配置?
設備投入:儲存設備、搬運設備、系統設備等。
http://www.wlzxx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