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中國醫藥供應鏈體系在不斷革新、升級,物流技術作為這個體系中的核心支撐之一,也需要不斷創新和改變來適應變化。市場容量增加,企業規模擴大,都對物流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來,信息化與智能物流將會是醫藥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醫藥物流面臨巨大挑戰
醫藥物流有著自身的特殊性,其本質是醫藥關系到民眾的健康安全,除了政策和法律的要求,醫藥物流中商品管理的準確性、及時性,及冷藏品、含麻制劑等商品的特殊“倉運配”都不同于其他物流。數據統計,中國醫藥行業擁有生產企業 4000余家,中間批發企業大約有13萬家,醫療機構98萬家,其中基層醫療機構92萬家,三甲以上醫院2.8萬家。在如此大的市場規模和政策嚴格規范條件下,醫藥物流信息化與智能化的變革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目前中國醫藥市場面臨著六大問題:
1.規模化的經營遇到物流瓶頸。近幾年有一種很普遍的信息,許多醫藥公司的業務情況好,但是物流效率低,差錯率居高不下,對業務的支持不夠,導致整體業務規模提升受到阻礙。
2.業務的信息化程度較低。信息孤島的情況較多,或者呈現鏈狀的結構,一般都只和ERP系統連接,信息化網絡鏈條單一。
3.物流自動化程度較低。除了自動化立體庫在大型企業用的比較多,其他自動化設備及系統應用較少。
4.國家政策影響企業業務形態。醫藥作為國家重點監控對象之一,其政策的嚴格規范會影響企業的業務形態,對物流中心的作業模式也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5.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正在逐步改變原有醫藥物流供應鏈格局。京東、阿里等互聯網巨頭正在進行跨界融合,傳統的老牌企業都在借助互聯網提高自己的影響力及市場份額,還有一些大型企業紛紛進軍醫藥領域。這必然會導致大量的企業并購,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中心將會成為醫藥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6.第三方醫藥物流正在興起,但是國內專業的醫藥三方物流提供商很少。
這樣的醫藥市場現狀對于企業物流信息化與智能化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筆者從事物流行業十余年,一直負責技術研發、系統實施與售后運維及管理等工作,對于醫藥物流中心信息化和智能化發展變革有一些心得和看法。就整個中國醫藥物流供應鏈市場而言,企業物流實現人工到信息化的轉型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沒有提升物流信息化及運營管理水平的企業,大部分主要還在進行內部進銷存的業務整合,對業務流程沒有很清晰的梳理和認識,處于流程的優化階段;即將改革的醫藥物流項目,還停留在企業內部進銷存業務整合、流程優化的階段,很少涉及對上游藥品生產廠、供應商和下游藥品批發零售企業、醫院的整合,所以常會出現庫存積壓嚴重,供應鏈效率低下,藥品配送成本增加,藥價抬高等一系列不合理現象。現在醫藥市場兩票制的推行,使得商品“倉配”質量愈發重要,定制一個適合企業業務發展需求、適應醫藥市場環境的物流及供應鏈解決方案,提升企業信息化水平,是醫藥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
醫藥企業物流中心呈現出5個顯著變化:
一是業務高度集中,有大規模存儲需求。如果企業每年有超過50億元的銷售額,一般物流中心的存儲量會超過30萬件,而超過了30萬件的存儲量,傳統物流中心配置的高架庫、樓庫已經不能滿足業務要求了。如果保持傳統物流中心的運營模式,會導致物流效率低下。而采用AS/RS(自動化立體倉庫)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在同樣存儲量條件下,自動倉庫比樓庫要節約成本30%~60%。
二是大規模的拆零作業。大型醫藥物流中心大部分是終端業務,比如連鎖企業可能有90%的拆零,也就是說從廠家進來的貨是1件,銷售到客戶的時候會拆開變成1盒。按照經驗,一般3000個品規,3000個訂單行的拆零,單純靠人工基本沒法完成,業務量的增長會導致很多不可控的麻煩。以前的物流作業靠手工作業每天3000條,基本上都要加班到夜里12點,現在很多物流中心通過信息化建設,拆零訂單行可超過3萬行。量變引起質變,在醫藥企業物流運營中,所有的物流經理人面臨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解決拆零的問題。
三是嚴格的政府監管。合規性就是企業紅線,貨票同行、兩票制、營改增、飛檢等政策陸續出臺,如何面對越來越嚴格的監管也是醫藥企業遇到的重要難題。
四是多業態與未來的不確定性。許多企業有多種類型的業務,如批發、零售、電商等,多種不同業務模式集中在一個物流中心里運行,造成業務模式復雜,對物流運營水平要求較高。未來政府的監管(一票制)、業務增長的預期及其他行業跨界融合等,都會給醫藥企業帶來許多不確定性。
五是需要高效率低成本的配送。物流運輸配送成本約占物流運營總成本的一半,所以如何提高效率、節約成本也是醫藥企業物流運營中要考慮的重要問題。
物流技術發展助力企業物流效率提升
做好物流中心建設與運營工作,離不開以下五個方面的技術與能力:
1.規劃設計能力。規劃是物流中心的靈魂,對于復雜的業務和大規模的物流尤其重要,并且這種咨詢服務也逐步為企業接受。一個好的物流規劃會節省巨大的物流改造成本投入。
2.成熟穩定的軟件技術。現代物流中心每天出庫商品總額平均5000萬元以上,對于軟件的運行能力有著極高的要求。軟件一旦出了問題,對企業造成的巨大損失難以預計,所以穩定的軟件系統是現代物流中心建設的重點部分。九州通達自主研發了倉儲管理系統、設備控制系統等軟件產品,擁有五十余項專有技術,著力在物流技術領域創新突破,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3.自動化與智能化技術。AGV、穿梭車、高速提升機等智能設備,在各大物流中心中已有成熟的運用和實踐。
4.系統集成服務。集成商提供的服務包含詳細的方案設計,流程規劃,需求分析,軟硬件的生產、安裝、調試等,可以把多種相關聯的硬件設備和軟件系統集成為一個整體,解決企業的物流問題。隨著物流項目規模變大,設備種類越來越多,復雜程度也相應增加,系統集成商的重要性得以充分體現。一個優秀的集成商能讓項目順利進行,保證質量和工期,是企業物流效率提升的有力助手。
5.運營與優化能力。同一個物流中心,不同的人員管理,效率差別可以達到30%以上,可見優秀的運營管理是一個物流中心良好運行的保障。
九州通達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專注于為行業客戶提供一站式整體解決方案及技術服務。公司深耕醫藥行業多年,針對物流行業的五大問題,著力打造了上述五大能力,擁有一套完整的物流解決方案,致力幫助客戶實現物流信息化布局,提升物流效率,為企業的業務增長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物流信息化的變革與應用
近十余年,九州通達做過很多醫藥物流信息化建設和升級項目,通過這些項目可以看到信息化變革的足跡。
例如:早期福建新紫金物流中心項目采用九州通達的WMS系統和紙單揀選模式,主要是利用物流系統打印出紙質單據,根據單據內容,在指定貨位揀選商品。物流中心上線運營之后,平均效率在 130訂單行/人/小時,這個數值在傳統作業模式中是較難實現的。
云南白藥物流中心項目采用的是電子標簽拆零模式,當有拆零揀選任務時,巷道燈及電子標簽點亮,揀貨員根據電子標簽的亮燈指示,揀選完成后熄滅電子標簽。升級優化的電子標簽揀選模式可支持云南白藥每年近100億元的銷售額,其相較于傳統的紙單揀選模式來說,對人員的培訓較為簡易,系統交互性很高,差錯率要低很多。
神威藥業物流中心項目業務形態復雜,采用九州通達自主研發的智能小車揀選模式,揀選效率160個訂單行每小時,主要采用摘果式和播種式結合的方式,預計一次性可以揀選近50個品規,這種揀選方式非常適合配送到終端用戶的揀選作業。
最新一代的揀選方式是貨到人揀選方式。商品通過自動化設備送到指定位置,揀貨員就在指定位置揀選。國內醫藥物流中心主要是通過穿梭車來實現貨到人的。貨到人揀選方式的效率按照我們測試的結果,大約在700~800訂單行每小時,大約是智能小車的4~5倍。
對于技術不斷地更新迭代的市場,自動化、智能化物流技術將是未來主流,真正無人倉庫的時代很快就要來臨。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下,九州通達的產品和服務會始終保持前瞻性,提前替客戶考慮到無法預料的問題,發揮自身技術和運營的優勢,使系統更加完善,使方案更加全面,最終讓客戶滿意。實踐對于物流行業來說具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未來,九州通達仍然要通過不斷地實踐和總結,定制出新的適合未來市場的整體解決方案,更加完善地服務于客戶。
轉自物流技術與應用
http://www.wlzxx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