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自2017年爆發以來,行業熱度至今高居不下。無疑,在2018年新零售仍然是消費領域最值得關注的賽道之一。那么:新零售到底新在哪里?為什么生鮮領域是新零售中大小玩家最先發力的一個賽道?
無人貨架從資本的寵兒到如今不斷爆出裁員、融資難等負面新聞,無人零售要想獲得持續發展,必須構建哪些競爭壁壘?
對于創業者來說,新零售領域還存在哪些創新創業機會?新零售企業的關鍵發展要素有哪些?
如何看待互聯網巨頭對線下企業的投資并購?新零售為投資機構帶來了哪些投資機遇?
談對新零售的看法
2017年是新零售元年,而真正精彩的新零售戰局將在2018年全面展開,線上和線下的融合將加速。我們可以看到,2018年,以阿里和騰訊為首的互聯網巨頭對線下實體商業領域的投資布局愈演愈烈,阿里、騰訊以“合縱連橫”戰術,圈定線下大型商超、百貨、購物中心等實體商業后,戰火還將向餐飲、服裝、家裝等諸多領域蔓延。另一方面,傳統零售業也更多意識到互聯網對實體零售的升級改造作用,轉變觀念,積極擁抱互聯網。以資本和技術為紐帶,二者實現了聯姻。
面對如此紛繁復雜的行業變革萬象,我們如何“撥開云霧”,讀懂新零售?從以下新零售變革的原因、內容、本質等方面闡述:
首先,新零售有兩個核心驅動力。消費升級,國內經濟的持續發展以及人均GDP的增長刺激人們消費需求升級。二是技術變革,其實每一輪科技浪潮的涌現,都預示著新一輪商業變革的來臨,新零售革命就是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等底層技術革命推動下迎來的。
其次,從商業的本質去思考新零售。新零售就是利用創新的技術、創新的模式、創新的服務內容,用數字化更好的服務于消費者。它強調以顧客為核心,以商品供應鏈為基礎,用數字化整合線上線下資源,以實現提升效率和服務,降低成本。
新零售新在哪里?
新零售與傳統零售相比,零售的本質目標即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商品和極致的服務體驗是沒有變的,其核心要素人、貨、場是沒有變的。那么,變化在哪里?零售渠道的變革。從傳統的線下為主發展到線上為主,再到O2O最后到線上線下全渠道的融合,零售渠道發生變化。核心要素的地位變化。從以產品為主的“貨-場-人”演變為強調以需求為主的“人-貨-場”的發展模式。消費者消費理念的變化。消費者從傳統的價格、性價比為主轉變為追求個性化和高效便捷、獨特體驗為主。新技術應用和數字化程度更高。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技術將廣泛應用,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得到提升。傳統零售應用技術更多局限在商管理和流程優化上,而新零售則實現商品、服務、用戶物流全方位數字化。對新物流依賴度越來越高。新零售必須依托新物流,依托新物流才能實現新零售和新制造無縫對接,實現電商和實體商業由沖突走向融合,實現零售商的效率和服務的融合。這是京東、阿里巴巴在物流基礎設施領域布局的根本邏輯所在。
談新零售領域的創業創新機會
如何正確面對創業風口?這是一個極其復雜的戰略戰術問題,想要通過三言兩語得到一個完美正確的答案可能經常會很失望,我想結合這個主題談一些最基礎的原則和對新零售賽道創業者的忠告。
首先,創業者要主動適應變化,學會加法、減法、乘法經營法則。學會做減法。做減法的本質邏輯是聚焦自身的核心競爭優勢,這就是基礎決定命運的“蒂爾定律”。在諸多的資源要素中,創業者應該充分挖掘、提煉并加以鍛造磨礪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學會做加法。
創業者主動適應競爭環境變化和趨勢,擁抱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以及創新服務,探索無邊界的價值延伸和跨界融合,通過融入生態,構筑更高的競爭壁壘。學會做乘法。善于借助資本力量實現乘數效應,企業需要把自己從0到1的樣板打造出來后,再借助資本的力量,實現從1到100的發展,通過資本和經營的良性互動能夠助力企業快速建立競爭壁壘。
其次,創業者要有追求極致用戶體驗的工匠精神,用匠心打磨優秀的產品和服務。具備工匠精神的企業家,才能生產出好的產品,才能獲得消費者的認可。為什么中國游客到日本瘋搶馬桶蓋、電飯煲、保溫杯等“日本特產”回國,我想在工匠精神上,中國企業家應該向日本企業學習。
第三,打造極致的供應鏈是零售的“護城河”。創業者要善于從“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維度分析創業項目是否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創造價值,這幾個維度分析,供應鏈是否得到改善,與之前相比是否更有優勢。舉個例子,談到零售,我們就會想起7-11,為什么在電商沖擊下,7-11還能夠保持高速成長和裂變,根本原因在于“自有品牌商品+高毛利鮮食類商品+強大的IT系統”高效的F2C供應鏈體系形成的競爭壁壘。
最后,具備商業生態系統思維。現代企業的競爭不是單一企業的競爭,更多是商業生態系統之間的競爭。如我們經常所說的“阿里系、騰訊系”,是一個商業生態系統俗稱。生態系統單一企業在一個商業生態系統中擔當著不同的功能,但又形成互賴、互依、共生的生態關系。在目前這種新零售競爭格局下,創業企業要學會主動擁抱變化,融入生態,打造高效協同、合作共贏、利益共享的供應鏈生態系統,形成對商業的共同默契與尊重。
轉自物流沙龍
http://www.wlzxx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