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還得節流,物流企業降對成本是個技術活!
現在到處在強調要發展物流,可是經濟持續下行,物流企業要做的是削減運營成本,包括場地、人員、設備、資源等等,可是成本怎么減?物流究竟應該怎樣發展呢?
學會評估成本“值不值”
從宏觀上看,物流行業在各方面確實有所欠缺,物流企業需要一套完善的發展的核指標體系。已有的一些統計指標還是沿用傳統產業管理框架,無論是物流總量、物流增加值、物流投資等指標,實際上均隱含著把增加視同為發展的假設。
從成本的屬性來看,首先應該嚴格考核一下所花費的成本是否具有價值,并不只是簡單地看花費的成本“多不多”。所以要有一些比較指標來說明物流的發展是否適應經濟和生活的需求,物流的發展是否為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帶來更高的價值。
開源還得節流,物流企業降對成本是個技術活!
真正熟悉客戶才能真正懂得需求
當下,大多數物流企業已經開始樹立起了服務意識,但是切記一定要真正熟悉客戶才能真正懂得需求的變化與發展。物流的需求總是派生出來的,是最終需求(生產、貿易、建設等)的衍生物,又必須反映在最終需求的價值實現或提升上。離開了客戶的最終需求去研究物流的發展,便失去了根據,既看不清機遇也看不清風險。
很多物流專家都表示物流業的發展有規律可循,但是能夠參透這個規律的企業又有多少?如果規律建立在自身利益的導向上,往往是靠不住的,因為物流發展規律的第一條應該是適應性或者說是利他性。這就要求物流經理對于國民經濟、社會發展有更多的關注、更多的知識。
開源還得節流,物流企業降對成本是個技術活!
三個層面降低物流成本
實際上,物流最基本的需求來自于生產與消費的矛盾,因為時間上的不一致,所以需要倉儲,因為空間上的不一致,所以需要運輸。解決供需時空上的矛盾需要付出成本,物流的方法就是尋求優化解的方法。
物流成本如何降?這三個層面的措施可以試試。
一是產業布局,通過產業集聚、合理布局或生產方式轉變等可以達到降低物流成本的效果;
二是物流規劃,在產業布局既定的情況下,可以通過物流網絡的布局和流程設計來降低物流成本;
三是作業效率,在物流網絡和流程既定的情況下,可以通過運行管理和先進技術裝備的使用來實現成本的降低。
開源還得節流,物流企業降對成本是個技術活!
雖然這三個層面不是平等的,前一層的狀況決定了后一層可以選擇、優化的空間。到目前為止,物流人比較熟悉的是作業層面的問題,一直在努力追求作業層面的技術和方法。也有少部分人開始注意研究網絡與流程的方法論,從物流布局和流程設計的層面去解決物流成本的問題。上了一個臺階,對物流的認識也深化了一個層次。
物流需要躍上更高的層次
現在物流企業面臨這一個大問題:幾乎是沒有人能從產業布局和生產方式的選擇層面來研究物流問題。因此物流人才還難以進入各級決策的最高層,這種狀況在某種程度上也影響了物流產業的地位。
物流想要躍上更高的層次還需要再加把勁,必須要跳出物流來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和規律。物流的地位和貢獻,也必須要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得到價值的體現。
因此,物流人一定不要只顧盯住眼前的利益,一定要學會往外看。以前說物流具有開放性特點,只要是指物流的邊界難以劃定,現在看來,物流的成本屬性也決定了它是不可能封閉起來認識的。
轉自智慧物流
http://www.wlzxx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