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高質量建設“四好農村路”2.0版助力“兩個先行”的實施意見》。《意見》要求,完善農產品冷鏈物流網絡。加快冷鏈物流園區建設,優化農產品冷鏈物流骨干基地布局,完善“骨干基地—物流園區—分撥中心—配送網點”功能布局體系,建立健全園區運行監測、評價考核和動態調整機制,實現主要冷鏈農產品即產即冷,形成農村3小時送達的冷鏈配送網絡,滿足農村居民30公里以內冷鏈商品采購需求。
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高質量建設“四好農村路”2.0版助力“兩個先行”的實施意見
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屬各單位: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好農村路”的重要指示精神,高質量建設“四好農村路”2.0版,助力“兩個先行”,經省政府同意,現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深入實施“八八戰略”,強力推進創新深化、改革攻堅、開放提升,聚焦補短板、鍛長板,高質量推進新一輪“四好農村路”規劃、建設、改造、運營管理及融合發展。
(二)主要目標。到2025年,鄉鎮通三級以上公路比例達到90%,建制村通雙車道公路比例達到70%,安全精細化管理覆蓋率達到100%,城鄉公交一體化率達到85%,建制村快遞物流服務覆蓋率達到100%,農村交通智慧服務覆蓋率達到100%,建成暢達、平安、智慧、共享的“四好農村路”2.0版,為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現代化農村交通運輸體系奠定堅實基礎。
二、重點任務
(一)打造暢達農村路。
1.全面完善規劃。科學編制全域農村公路網布局規劃,與國土空間、旅游發展、鄉村建設等規劃有機銜接,形成結構合理、功能完備、覆蓋全面的普惠型農村公路網絡,促進交通設施與文化、旅游等充分融合。(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自然資源廳、省建設廳、省文化和旅游廳,各市、縣〔市、區〕政府。列第一位的為牽頭單位,下同。以下各項任務均需各市、縣〔市、區〕政府落實,不再列出)
2.攻堅路網建設。打通斷頭路、瓶頸路,推進水上渡運與農村公路網絡相協調,暢通微循環。新建、改建農村公路10000公里,加快推進山區26縣鄉鎮通三級公路、建制村通雙車道公路、百人以上自然村通等級硬化路工程,推進農村公路與森林防火巡護道共同建設。(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林業局)
3.提升路面品質。構建農村公路長壽命周期科學養護體系,深化輕量化自動檢測裝備應用,實現具備條件的農村公路路面自動化檢測全覆蓋。實施農村公路養護工程30000公里,動態消滅差等路、提升次等路。推進農村公路養護市場化改革,逐步完善多種形態、分工合理的農村公路養護生產組織模式,農村公路優良中等路率保持90%以上。(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
4.改善路域環境。加強農村公路路域環境常態化治理,將綠化、美化、潔化、路面平整的要求擴展到重要縣道和通景公路,并逐步向鄉村道延伸。廣泛開展美麗農村路建設,進一步營造文明舒適優美的通行環境。(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
(二)打造平安農村路。
1.提高本質安全水平。加強農村公路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持續推進事故多發點段、嚴重安全隱患路段整治,推進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建設,深化農村公路平交路口“千燈萬帶”示范工程,完善標志標線10000公里、整治平交路口5000處、增設錯車道2000處,臨水臨崖、急彎陡坡等險要路段警告標志和路側護欄覆蓋率達到100%,危橋病隧當年處治率達到100%,實現一級、二級危險邊坡動態清零。(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省公安廳、省應急管理廳)
2.提高農村運輸安全水平。加強城鄉公交運行安全監管,衛星定位裝置安裝率達到100%,縣域城鄉公交責任事故死亡率低于0.05人/百萬車公里。深入推進道路普通貨物運輸安全專項治理,推廣動態視頻監控、車輛安全行駛輔助系統等。落實交通安全教育管理要求。(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省公安廳、省應急管理廳)
3.提高交通秩序精細化管理水平。強化路面執法管控,加強重點時段和重點路段視頻巡查、交通技術監控、車輛巡查管控等,嚴厲查處非法營運、超限超載等嚴重違法行為。加強安全宣傳勸導,對高風險群體開展精準宣傳教育,普及交通安全知識。(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省公安廳)
(三)打造智慧農村路。
1.提高治理水平。加快搭建農村公路綜合一體化平臺,強化全過程智慧管理。全省農村公路智慧管養覆蓋率達到100%,形成科學高效、協同聯動的現代化治理體系。(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公安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供銷社、省郵政管理局)
2.提高服務水平。推進城鄉公交一卡(碼)通行,加快實施城鄉公交數智監管,全省建制村城鄉公交電子支付覆蓋率達到100%,縣級城鄉公交數字化服務及監管系統覆蓋率達到100%。積極發展城鄉智慧物流,開展客貨郵融合、農產品冷鏈物流、快遞車輛共享等領域數字化改革,推進智能公交郵箱、智能快遞柜等設備應用,不斷健全農村物流信息服務體系。(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省建設廳、省農業農村廳、省郵政管理局)
3.助力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加快開發“浙路助富”應用場景,為自駕游線路展示、民宿宣傳推廣、特色農產品線上售賣等提供平臺。推進電子商務平臺與農村物流經營主體合作,提供日用消費品、農資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網上下單、一鍵送達”服務。(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供銷社、省郵政管理局)
(四)打造共享農村路。
1.提高城鄉公交一體化水平。進一步完善農村公交客運政府購買服務或運營補貼機制,建立健全農村公交客運發展長效機制,擴大城鄉公交一體化覆蓋范圍。城鄉公交清潔能源車輛比例達到60%。實施渡口公交化改造,渡口與陸上公交對接率達到60%。制定城鄉公交一體化服務規范,推動標準化、精細化管理。(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
2.提高農村物流服務水平。推進山區26縣加快縣級物流中心建設,全省覆蓋率達到100%。推進客運、貨運、郵政快遞等主體合作,建設改造縣級共同配送中心,改造提升“多站合一”鄉鎮客貨郵融合服務站和“一點多能”村級農村物流服務點,開通一批客貨郵合作線路,實現主要快遞品牌建制村全覆蓋,形成城鄉銜接、服務普惠、便捷高效的縣域農村物流服務體系。(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省郵政管理局)
3.完善農產品冷鏈物流網絡。加快冷鏈物流園區建設,優化農產品冷鏈物流骨干基地布局,完善“骨干基地—物流園區—分撥中心—配送網點”功能布局體系,建立健全園區運行監測、評價考核和動態調整機制,實現主要冷鏈農產品即產即冷,形成農村3小時送達的冷鏈配送網絡,滿足農村居民30公里以內冷鏈商品采購需求。(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交通運輸廳、省農業農村廳)
4.推進“四好農村路”與旅游融合發展。推廣出行即旅游模式,鼓勵自駕車及慢行旅游發展,因地制宜設置濱水型、山地型、田園型綠道。加快完善服務驛站、自駕營地等設施布局,增加停車、充電等服務設施。建設高質量通景公路體系,4A級以上景區通二級以上公路占比達到90%,4A級以上景區生態停車場覆蓋率達到100%。豐富農村公路文化內涵,積極打造農村公路與文化、旅游等相融合的精品線路。(責任單位:省文化和旅游廳、省自然資源廳、省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
5.挖掘路衍經濟潛能。豐富“四好農村路+”內涵,結合未來鄉村建設和鄉村產業布局,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健康養生、休閑體育等加快發展。充分利用農村公路服務站、客貨場站等促銷農旅產品,形成農村產業經濟交通走廊。建立健全促進農民就業長效機制,積極推廣以工代賑方式,開發各類公益性崗位,幫助農民創收增收。(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交通運輸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體育局、省郵政管理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保障。充分發揮省交通強省建設領導小組作用,加強統籌謀劃、協調推動。省級有關單位創新政策舉措,形成工作合力。各地政府結合實際完善機制、明確責任、全面落實。
(二)加強要素保障。完善和落實以縣級公共財政投入為主、多渠道投入為輔的資金籌措機制,加大部省資金向農村公路傾斜力度。注重節約集約發展,與“三區三線”做好銜接,統籌保障農村公路用地。
(三)深化改革攻堅。完善路長制長效運行機制。落實政府主體責任,加強鄉級管理站規范化建設。深化交通運輸領域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推廣農村公路災毀保險。
(四)營造濃厚氛圍。繼續開展“四好農村路”示范市、示范縣、示范鄉鎮和最美農村路創建活動。進一步創新載體和形式,加大宣傳力度。
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3年3月17日
轉自:物流時代周刊
http://www.wlzxxx.com